滄州鐵獅子,位于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,距離市區(qū)16公里。鑄成于后周廣順三年(953年),民間稱之為“鎮(zhèn)海吼”,相傳為遏海嘯水患而造,是我國現(xiàn)存年代最久、形體最大的鑄鐵獅子。
滄州鐵獅子坐落于原開元寺前,背負巨盆相傳是文殊菩薩蓮坐,獅身向南,頭向西南,兩左腳在前,兩右腳在后,呈前進狀,據(jù)北京科技大學2001年4月的測量,鐵獅現(xiàn)身長6.264米,體寬2.981米,通高5.47米,重約32噸。
1961年3月,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,鐵獅子已歷經(jīng)四次修繕。2011年滄州新鑄鐵獅,位于滄州市區(qū)獅城公園,體量是原鐵獅的1.3倍。
據(jù)中國文化遺產(chǎn)研究院2007年現(xiàn)場勘查,鐵獅主要裂縫有25條。除頭頸部三條,其余22條均在腿部。目前鐵獅四肢斷裂疏松,銹蝕嚴重,仍需依賴支架站立。
來歷
其用途歷來存在著多種說法,古今不一。一說是后周世宗北伐契丹時,為鎮(zhèn)滄州城而鑄造的鐵獅。另一說則認為鐵獅位于滄州開元寺前,腹內(nèi)有經(jīng)文且背負蓮花寶座,故應為文殊菩薩的坐騎[1] 。還有人根據(jù)鐵獅的別名“鎮(zhèn)海吼”,推測是當?shù)鼐用駷殒?zhèn)海嘯而建造的異獸。鐵獅子采用泥范明澆法鑄造而成的,鑄造時在身上留有很多銘文[2] 。據(jù)《滄縣志》記載,相傳周世宗柴榮北征契丹罰罪人所鑄,“以鎮(zhèn)州城”??墒?,后來的考據(jù)家分辯說,周世宗素不信佛,罰罪之說不足信。流傳廣泛又比較合乎情理的,是當?shù)匾粋€有名的傳說。古時滄州一帶濱臨滄海,海水經(jīng)常泛濫,海嘯為害,民不聊生,當?shù)厝藶榍宄@無情的水患,自動集資捐錢,請當時山東有名的鑄造師李云鑄此獅以鎮(zhèn)遏海嘯水患,并取名“鎮(zhèn)海吼”。獅身外面鑄有捐錢者的姓名,一般認為此說比較可信。
鑄造數(shù)據(jù)
鐵獅鑄造的年代和鑄造師,皆鑄造于獅身。獅頸右側(cè)有“大周廣順三年鑄”七字,右肋有“山東李云造”五字。按大周(后周)廣順三年即公元953年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這一件我國最大的鑄鐵藝術(shù)品,其體態(tài)究竟有多高大?獅身高3.8米,頭部高1.5米,通高5.48米,通長6.5米,身軀寬3.17米。其總重量是多少?原來,傳說鐵獅總重量約40噸,1984年為保護獅身為其移位時,經(jīng)過準確稱量,鐵獅的總重量為29.30噸。體積和重量之巨大,堪稱是我國最大的鐵獅子。鐵獅高大的軀體,面南尾北,昂首挺胸,怒睜雙目,巨口大張,四肢叉開,仿佛正疾走乍停,又好似闊步前進。其威武雄壯的氣勢,栩栩如生的姿態(tài),與其頭部鑄有的“獅子王”三個大字,是多么的相匹配呀!難怪歷代文人都為之贊嘆謳歌。清代文人李云崢作《鐵獅賦》,贊美鐵獅“飆生奮鬣,星若懸眸,爪排若鋸,牙列如鉤。既猙獰而蹀躞,乍奔突而淹留。昂首西傾,吸波濤于廣淀;掉尾東掃,抗潮汐于蜃樓”,對鐵獅的雄姿和氣勢作了絕妙而生動的描述。
鑄造工藝
鐵獅裝束的鑄造工藝也堪稱奇絕。身披障泥(防塵土的墊子),肩負巨大蓮花盆,蓮花盆底部直徑1米,上口直徑2米,通高0.7米,可以拆卸下來。相傳這是文殊菩薩佛像的蓮座。獅身毛發(fā)呈波浪狀或作卷曲狀,披垂至頸部,胸前及臀部飄有束帶,帶端分垂于兩肩及胯部。此外,獅身內(nèi)外還有許多鑄文,除前述鑄造年代和鑄造者、捐錢者姓名以外,頭頂及頸下還鑄有“獅子王”三字,腹腔內(nèi)還有以秀麗的隸書字體鑄造的金剛經(jīng)文,具有一定的書法、考古價值,可惜大多經(jīng)文因年代長久風化嚴重有些字跡模糊不清,只有少數(shù)經(jīng)文依稀可辨認。
鐵獅精巧的鑄造工藝,確系我國鑄造工藝的一大珍品。但是,這件總重3萬公斤的鐵獅是如何鑄造的呢?據(jù)研究,這是古人采用一種特殊的“泥范明鑄法”,分節(jié)疊鑄而成的。鐵獅腹內(nèi)光滑,外面拼以長寬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塊,逐層壘起,分層澆注,共用范544塊拼鑄而成。憑1000多年前的手工冶鑄技術(shù),能鑄造出如此龐然大物,足見其制模、冶煉、澆鑄工藝是相當高的,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鑄造工藝的高度成就。
神話傳說
據(jù)說,在很久很久以前,滄州這地方是一塊風景優(yōu)美、土地肥沃的魚米之鄉(xiāng)。它一面臨海,因而遠遠地望去,海碧天藍。再加上氣候溫和,人又勤勞,家家戶戶的日子,過得都那么美好。所以就連飛禽、走獸,也都愿意到這里落落腳。
有一年谷子黃梢,棒子蒼皮的時候,海面上突然刮起一股黑風,卷著海浪,像虎叫狼嚎一樣咆哮著直撲滄州城。眼看著船翻桅折,房倒屋塌,滿洼的好莊稼被海水吞沒。黑風惡浪來得急,老百姓來不及躲,人也淹死了不少。那情景是真叫慘?。?br>
這黑風惡浪怎么突然來得這么猛呢?原來是一條惡龍在興妖作怪。它看著滄州這地方好,就一心想獨吞這地方做它的龍宮。就在惡龍興妖作怪、慘害黎民百姓的時候,人們猛地聽到一聲 像山崩地裂一樣的怒吼。只見一頭紅黃色的雄獅,從海邊一躍而起,像鷹抓兔子一樣,嗖的一聲,沖向大海,直取惡龍。海面上頓時水柱沖天,狂風大作,龍騰獅躍,雄獅和惡龍從天黑一直廝殺到黎明,惡龍招架不住,掉頭就跑。它邊跑邊想:“我占不了這塊地方,也叫這地方好不了。”于是它一邊跑著一邊吐著又苦又堿的白沫。雄獅在后面緊追不放,一直到東海深處,逼著惡龍收回了淹沒滄州的海水,這才罷休。惡龍在逃跑的路上留下了一條深溝。傳說,這條深溝就是現(xiàn)在的黑龍港河。滄州這地方,特別是黑龍港流域,那白花花的鹽堿,據(jù)說就是那條惡龍吐出的白沫。
惡龍跑了,海水退了,滄州一帶的老百姓,才避免了一場更大的災難,又能安居樂業(yè)了。人們?yōu)榱烁兄x為民除害的雄獅,就請一位叫李云的打鐵名匠,帶領(lǐng)著九九八十一個手藝高超的徒弟,用了九九八十一噸鋼鐵,鑄造了九九八十一天,終于在當年雄獅躍起的地方,鑄成了這尊活靈活現(xiàn)非常雄偉的鐵獅子。
那條惡龍雖然沒死,可是它一望見這頭鐵獅子,就渾身發(fā)軟,爪子發(fā)麻,再也不敢興妖作怪了,所以,后來人們又把這尊鐵獅子叫做鎮(zhèn)海吼。
縣志記載
據(jù)《滄縣志》記載:"鐵獅子在舊州城內(nèi)開元寺前,河北滄州鐵獅子一仗七尺,長一仗六尺,背負巨盆。頭頂及項下各有'獅子王'字,右項及牙邊皆有'大周廣順三年鑄'七字,左肋有'山東李云造'五字,腹內(nèi)、牙內(nèi)外字跡甚多,然漫漶不全,后有識者謂是金剛經(jīng)文。頭內(nèi)有'竇田、郭寶玉'字,曾見拓本,意系冶者姓名,字體為古隸。相傳周世宗北征契丹罰罪人鑄此,以鎮(zhèn)州城。后有考據(jù)家辯云,罰罪人之說不足信,周世宗素不信佛,獅在開元寺前,且背負巨盆,當即寺中物或李云捐造以壯寺觀者,是說較近情理。清嘉慶八年三月,大風倒地,口吻腹尾殘缺。據(jù)郡人張巖《幞滄雜記》又有相傳康熙初年,怪風自東北來,風過獅仆一說,然其它所記較前為詳。光緒十九年暑州事宮昱遣圬者(泥瓦匠)扶起,以磚石補其殘,然已失原狀態(tài)矣"。又民間流傳舊滄州一帶濱臨渤海,經(jīng)常發(fā)生海嘯,洪水浩劫,民不聊生,當?shù)貪h族勞動人民為消除水患,自動捐錢,請名師李云鑄此獅,以鎮(zhèn)海嘯,名曰"鎮(zhèn)海吼"。從獅身外面鑄有農(nóng)民捐錢姓名和具體數(shù)字來看,即可證實這一說法。
當今情況
滄州鐵獅子已經(jīng)成為旅游景點,在鐵獅子兩側(cè)為滄州武術(shù)展館以及清朝文化展館。在其北側(cè)一座寺廟供奉普賢菩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