捷地御碑苑位于滄州市滄縣捷地鄉(xiāng)西南部,是一處水利建設與水文化融合的景點。其中包括“三廊、三園、兩河、兩閘和兩碑”,三廊即:京杭運河碑廊、歷史長廊和大運河捷地碑廊;三園即:憲示碑園、垂釣園和萬花園;兩河即:大運河、捷地減河;兩閘即捷地分洪閘、捷地新建閘;兩碑即:乾隆碑和憲示碑。
京杭大運河碑廊、歷史長廊是以大運河為主線,從歷史、人文、傳說各個角度演繹大運河、南運河、捷地減河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。沿長廊而行,仿佛在歷史長河中穿行,在字與畫間領略運河的變遷,體驗著“人與水和諧相處”的情感。大運河捷地碑廊則收集了乾隆有關水文化的詩詞、書畫和對聯(lián)。
憲示碑園內(nèi)有憲示碑亭,于清同治十一年端立園中,上面記載著當時捷地減河管理的相關規(guī)定,是研究中國河務管理的重要資料。令人稱奇的是,憲示碑的背面碑文是年代稍晚的包公祠八條條規(guī),兩篇互不相干的碑文在同一塊石碑上出現(xiàn),較為罕見。碑亭東北角有一棵高20余米的垂柳郁郁蔥蔥,據(jù)說是乾隆帝在此休息時,順手將柳枝插入土中而成,這經(jīng)歷了風雨的垂柳更顯捷地古韻悠長。垂釣園位于分洪閘的上游,萬花園將建成一個集各種名貴花卉為一體的花園。
捷地以古運河和捷地分洪閘這一古老的文物而文明遐邇。
據(jù)《隋書·煬帝紀》記載:大業(yè)“四年(608年)春正月乙巳詔發(fā)河北諸郡男女百余萬開永濟渠,引沁水南達于河,北通涿郡”。永濟渠(宋稱御河,清稱南運河)長約1000公里,運渠自內(nèi)黃以下,經(jīng)臨清、德州進入河北,利用平虜渠舊道,向北達天津。永濟渠開挖規(guī)模很大,水面寬10余丈,全河可通航。永濟渠的通航對我國南北水運和海河流域經(jīng)濟文化的發(fā)展有著深遠的意義。
據(jù)《滄縣志》記載,明弘治三年(1490年)開挖捷地減河時,即于減河上口建橋設閘。嘉靖十年(1531年),巡按直隸御史詹寬建議修復決堤(今捷地)、興濟二閘,以石干砌之,時其蓄泄,以殺水勢(明《世宗實錄》)。嘉靖十三年(1534年)詹寬建議被明朝廷議準,在捷地建成減水閘一座,以泄南運河漲溢之水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挑通減河,設五孔閘,總寬八丈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改閘為壩,撤去五孔閘板,并拆去四堵金剛墻(閘墩),龍骨石(閘底板)未動,面寬八丈。后來龍骨石落下了三尺五寸,壩口太低,運河水至四分即行過壩,南運河洪水大量分入減河,造成減河年年漫溢,給兩岸人民帶來嚴重災難。清宣統(tǒng)三年(1911年)將壩改成溢流堰,中華民國二十二年(1933年)華北水利委員會將溢流堰改成八孔閘,沿用至今。
在捷地閘上有一排有些笨重的機器,據(jù)工作人員說這些齒條式起閉機1933年就在這里了,是正宗的德國造,就是在德國也已經(jīng)成文物了。
閘所的墻頭外面,是一戶普通農(nóng)家,緊挨著小院的地方矗立著一通石碑,它就是乾隆碑。此碑三米多高,為漢白玉石碑,是乾隆三十六年(公元1771年)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此下船看分水河閘修立的。此碑分為碑座、碑身、碑帽有四條龍盤繞而成,正反兩面均為二龍戲珠,其龍精雕細鏤,刀法細致,甚為壯觀。傳說乾隆年間乾隆帝下江南路過此地時睡眠正醒,問手下大臣劉墉這是什么地方?劉墉不敢說這是捷地,惟恐觸犯龍顏,他改口說:“這是醒龍鎮(zhèn)”。為此乾隆下船為此提詞,當時捷地曾一度叫“醒龍鎮(zhèn)”,但終未叫響。
歷史文物的存在,加上閘所“人造景觀”的精心設計,把捷地水利工程與水文化相融合,打造出了捷地閘所的“御碑苑”景點,實現(xiàn)了人與環(huán)境的真正和諧。
市內(nèi)乘捷地公交車即到。